先解释什么是“计划报废”:
就是产品生产商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让产品在一定时间后报废。
如此一来,消费者就不得不重新购买新的产品。这样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利益才能最大化以及持续化,当然这背后肯定离不开税费单位的利益。
---------------
我们80后可能还有一点优质产品的经历,经历过计划经济的末期。正如爱情公寓电视剧中吕子乔看心理医生时所说: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鸡鸭是没有禽流感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那时候照相是要穿衣服的,欠债是要还钱的,丈母娘嫁闺女是不图你房子的,孩子的爸爸也是明确的。犹记得那时候农民买“解放牌”的鞋子,质量确实是一路向好,越来越耐穿。
可惜这种好景没几年,因利益准确的说是为了暴利,各种商家都走向了“计划报废”的道路。到现在基本已经囊括大家身边的所有产品。
汽车手机灯泡比如手机电池,可以说是消费者多年的痛。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谁都不相信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会是技术难题,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没有解决呢?答案很简单,是商家不给解决,否则他们会失去好大的利润。
当然手机的更新换代像买白菜的,大家也深有体会,不到一年手机越用越慢,商家只需要坐在店里等着,不怕你不去买新的。
--------------------
而细思极恐的是
医院
,比如咽炎、鼻炎、肠胃病、皮肤病等等,我想不是不能治好,而是这些要不了你命的病,一旦根治后,医院和药店的利润怎么保持?
医院,就能带来一次挂号、验血验尿、检查、买药等多项收入,而且还是可持续的。医院、医生、药店、药商等在背后都能笑醒。
现在就算你得一感冒,医院,没收够你三五百能让你走?
--------------------
现在的药物都标有“OTC”字样,民间有个说法,这个标识的意思就是此药可放心吃,吃不死人。实际就是说现在的药物为了销量,减少了有效成分的剂量,要从病人钱包里多捞现金出来以肥己身。
而药物里面的“乳膏”类药,居然出现了只有前小半截有效,后半部分全是无效的情况。可以说是很丧心病狂了。
-------------------------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类似的产品,大家对哪些深恶痛绝?留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