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谷雨节气养生

鍖椾含涓タ鐨値鍖婚櫌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611/9052601.html

民间俗谚“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谷雨时节,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也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是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至的季节,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春茶也在这个时节前后采收。此时此刻,给人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

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注意保暖。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很多家长宁可给孩子多穿点,也不愿意孩子冻着,说是“春捂”。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春捂也应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诱发“春火”,孩子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早晚应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这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谷雨养生调理

春天,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谷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却处于旺盛时期。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此节气中,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使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使身体能够适应下一个季节的气候变化。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说法。

1:健脾和中

中医认为,脾属土,为内脏平衡中心。少思节虑,不争名,恬淡清静可养脾。脾中不化为实,不喜食为虚;多疑惑者为脾不安;面色憔悴为脾有伤;喜甜食者为脾气不足;痰盛者为脾气湿重。

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护脾的关键。

地瓜、山药、土豆、香菇等都是补脾胃的食物,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在春天的这个时节不妨食用一些,特别是山药,中医认为山药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补肾固精、养阴养肺的功效。

2:柔肝疏肝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

因此,柔肝疏肝,调畅情志也是这一季的养护重点。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但是,酸性食物摄入过多会损害脾胃,所以要适量食用。

3、防“湿邪”伤身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是神经痛的高发期,因此需防“湿邪”侵袭伤身。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红豆、茯苓、冬瓜、薏米等。

这里要多啰嗦几句。此时大江南北,禾苗新种,最需雨水滋润。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临的节气里,北方是桃花、梨花、杏花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飘飞,一片春情。而在南方浮萍则开始在池塘中铺长,谷雨茶在此前后采收。雨量增大,微微凉,却不再阴冷,有了初夏气象。

人体在每个季节交替的前18天内,脾都处于旺盛时期,脾胃互为表里,谷雨是胃病易发期,要注意保护脾胃。这会儿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雨,环境中的湿气增加,身体平时湿气重的人会更难熬,日常养生需要注意寒热调节,健脾祛湿,避免被湿邪困住。

生活调节

1、饮食要“清”

在饮食上要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在食物的烹饪上要突出“三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如果非要加调料,尽量以少为佳。

同时在食量上也要进行控制,以“少”为好,不要吃得太多、太饱,尤其要控制晚饭的量。在饮食的品种上要“素”“鲜”,以各类时令蔬菜为主,不要过多吃大鱼大肉和动物内脏等“发物”,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2、起居宜“闲”

在生活方式上要讲究“悠闲”。“春眠不觉晓”,谷雨前后,人容易发困,尤其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这时,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把生活的节奏适当慢下来。

但“闲”并不是叫人偷懒、坐着不动,而是倡导起居要“有节”,要走出去散步、郊游、放风筝,使身心处在平和的状态之下,使身心与节令同步同频,起到养生的效果。

3、运动适“缓”

不论从事哪项运动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缓”为宜,不急也不滞。

《黄帝内经》里就有“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阐述,意思就是让人们在这个季节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到宽广的庭院中散步,不让行动受到束缚。

4、心态宜“净”

谷雨前后万物生发,人的内心也处于勃发时期,若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发怒、上火。所以,在这个时节,就要放下内心没必要的“欲望”和“杂念”,对内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打扫,使心态处在“干净”的状态之下。

同时,还要保持平和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态的“平静”,以友善、宽容之心,保持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形成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加深对家庭的感情,增进对健康的珍视。

谷雨饮食

1:谷雨宜食菠菜

菠菜性甘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好治疗作用。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在众多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2:多吃减压谷类食物

谷雨前后适宜食用一些能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谷类食物,谷类食物中富含B族维生素,对改善抑郁症有明显效果。

3:少吃多餐,停食刺激食品

谷雨节气还是胃病的易发期,消除病因要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饥饿无度,少吃多餐,并停止食用对胃有刺激的食品和药物等。

4:多吃香椿健脾理气

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时节,此时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可以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鸡蛋,用切成段的嫩芽、摊成薄皮的鸡蛋相拌卷等。

谷雨养生做这三运动

1、冷水搓鼻翼鼻子防过敏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谷雨前后花粉、柳絮较多,又需要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除了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外。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医院耳鼻喉科的陈志凌主任介绍说,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错的办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时候,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2、按揉祛湿穴关节防风湿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对于各类关节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医院针灸科的包烨华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要从健脾补脾入手。按揉阴陵泉穴就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因为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该穴道的时候,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3、茶水洗把脸除斑美容颜

目前正值春茶上市的季节,虽然价格稍高,但是由于此时的茶口感最好、最养人,因此还是吸引了不少爱茶之人。但是,喝剩下的茶叶水倒掉是不是很可惜呢?医院皮肤科的陶承军主任建议大家不妨用喝剩下的茶叶水洗把脸,不但能减少皮肤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使脸部皮肤光泽、滑润、柔软。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肌肤衰老。茶叶还能抗辐射,尤其适合长期用电脑的女性,可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茶叶的鞣酸作用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转自(健康——谷雨节气养生-知乎)健康管理·大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isionworkers.net/sjzy/7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