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元凶中国超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对于稍微有些医学常识的人来说,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年,它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能够在人类的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

能够在酸性极强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幽门螺旋杆菌自然不容小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普通人群感染率为42%~64%,全国有近7亿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几乎一半的人口所感染的细菌,在医学知识普及不到位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对其一无所知,忽略了日常的预防或治疗,最后酿成大祸,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另一种是太过危言耸听,似懂非懂却以讹传讹,导致对幽门螺旋杆菌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过度治疗。

既然恐惧来源于无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幽门螺旋杆菌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而我们又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它。

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年,德国的解剖学家第一次发现胃粘膜上有螺旋状的病菌存在,但是却没有成功的培养。尔后经过许多人的努力,终于在年由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RobinWarren和内科医生BarryMarshall培养成功。

尽管Warren和Marshall四处游走,不断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试图告知医学界这种细菌很可能会引发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支持。在当时,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胃病主要是由饮食辛辣和压力过大所引起的。根本没有人会想到人类的胃里能够有细菌存活,更没有人想到这种细菌会导致多种胃部的疾病。

-BarryMarshall-

参加学术会议,却四处碰壁;将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论文发给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但多次被拒。一气之下,Marshall喝掉了一大杯含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液,五天后他因为剧医院,十天后通过胃镜证实了大量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炎的存在。

就是靠着这般的坚持不懈,在多年过后,美国的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终于开始接受并宣传这个新的观点。随即,这种观点在美国的医学界里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幽门螺旋杆菌堪称近现代医学史上相当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使得慢性胃炎、胃溃疡这样棘手又令人痛苦的慢性疾病,转变成为了一种使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制剂就能够很好控制的疾病。年,Warren和Marshall这两大医学先驱,因为这一重大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有着怎样的危害

目前的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胃溃疡发生和复发最主要的原因。它在胃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为67-80%,而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则达到了惊人的95%-%。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表现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了Ⅰ类致癌物。专家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这个藏身在胃中的“幽灵”有着极高的感染率,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几乎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而且它具有“嫌富爱贫”的特性,在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高达90%。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幽门螺旋杆菌是经过后天传染的。其传播方式还不是非常的明确,但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在分餐制度并不普遍的中国,这无疑加大了普通人群的感染几率。

集体用餐时不分餐、父母给孩子喂食、甚至是简单的接一个吻,都有可能把病菌传染给他人。而这小小的病菌,可能会酿成更大的祸事,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幽门螺旋杆菌好像防不胜防。但其实,同其他的消化道疾病一样,它们的预防关键都是“病从口入”这四个字。如果能够施行有效的预防措施,那么再完美的治疗方案都不足为道。

山阴路的秋天

我多么想念你走在我身边的样子

想起来我的爱就不能停止

南京

注意事项

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

饭前便后洗手;

不要口嚼食物喂食幼儿;

家里有人感染的,不要交叉使用碗筷和杯子;

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

餐具要勤消毒,一般来说,微波炉加热、75%酒精均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

总而言之,只有在这些微小的事情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远离肠胃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和治疗

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机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人会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10%-20%的感染者会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一些人会发生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如果能够尽早的发现,必然能够更好的治疗。因此,前期的筛查既能够大大的消除幽门螺旋杆菌所带来的隐患。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分为了有创和无创两种。

有创检查

有创检查需要通过胃镜获得胃黏膜标本,目前常用的有快速尿素酶实验和病理染色检查。

无创检查

相比之下,无创的检查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无创的检查常用的是血清Hp抗体检测方法。

医院引进MK--胃功能四项定量检测仪,只需抽一滴血就可以检查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蛋白酶原比值(PCR,PGI/PGII)及幽门螺杆菌四项指标。

胃功能四项是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以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的特异性指标;可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提供有效依据。

预约血液检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与胃镜检测相比,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具有无创无痛,有效避免潜在的医源性感染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人群体检以及不适合做胃镜的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

幽门螺旋杆菌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任何地区、任何性别、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感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接受治疗。因此,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之后,是否需要根治得视情况而定。

据专家介绍,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胃癌患者是中国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已被证实有密不可分关系,而临床的研究显示,根治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减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而根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又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冠心病、风湿免疫病、哮喘、过敏性紫癜、胃粘膜淋巴瘤患者,也需要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治。

良好心态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想必你也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实,面对这个“胃中幽灵”,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端正良好的心态。

如果你忽视它,那么这个微小狡猾的细菌便会越发的猖狂,甚至威胁到你的生命;如果你太把它当回事,在这个几乎全球半数人都感染的细菌面前,又未免显得太过大题小做。

科学认知,理性对待,才不会让幽门螺旋杆菌有机可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您下期想看什么内容,欢迎留言哦!专家提示

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病、胃肠癌的高发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肠健康检查。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想要更多朋友了解胃肠健康信息,







































白殿疯症状
得了白癜风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isionworkers.net/xgzx/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