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发病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然而其仍属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胃酸分泌异常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溃疡疼痛机制主要与过多的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有关,故不同部位的溃疡病疼痛具有不同的规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再次进餐后疼痛重复出现,如此反复循环。当胃溃疡位于幽门管处或者与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并存时,疼痛节律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
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不仅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还能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最主要的治病因素。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蔓越莓的保健产品,也可以试着吃吃,蔓越莓含有特殊化合物——浓缩单宁酸,除了普通被认为具有防止泌尿道感染功能外,蔓越莓还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附着于肠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发生的主因。
胃溃疡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第一、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反酸重的患者,应尽量少饮用豆奶和牛奶,避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少食过甜及过酸的食物及水果,如巧克力、冰淇凌、苹果及桔子;5.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淀粉含量较高的红薯,藕,土豆等。
第二、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第三、忌食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致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
第四、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乙醇可以直接破坏胃粘膜保护层,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所以溃疡病人应该戒烟戒酒。
第五、食物烹调方法: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第六、合理饮食制度: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调整心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焦虑与劳累;
关于胃溃疡我们只知道饮食上的注意事项还远远不够,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饮食误区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否则会事倍功半。
误区一:牛奶疗法
由于牛奶营养价值高且有较好的润滑特性,一直被广泛用于溃疡病的饮食治疗,直到后来被证明是一种强力促分泌剂后才停止使用。现已证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牛奶本身可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其本身并不是一种抗酸剂。所以,胃溃疡患者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然而,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对胃溃疡患者有益,故每日饮用克是不会有问题的,也可将克牛奶分2次在餐后饮用,可起保护溃疡面的作用。
误区二:只吃细软食物
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的原因之一。有人对溃疡患者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胃溃疡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胃溃疡复发率为80%,原因就是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所以胃溃疡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可以食用普通饮食,但应少食用或不食用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尽可能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
误区三:少吃多餐
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进食来止痛。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入胃内,虽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溃疡病人平时饮食还是定量定时为好。
误区四:忌吃辛辣食物
其实,辣椒会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该菌是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见,胃溃疡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千万不要过量。
了解以上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再加上合理用药,相信胃溃疡的治疗肯定会事半功倍。
胃的疾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
三分治
1、对因治疗:如果有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就要进行正规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多数人都能得到根治。
2、对症治疗:例如经常有有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可以使用抑酸药、促进胃肠蠕动的药进行相应治疗。
3、预防性治疗:如果胃镜检查发现有高级别瘤变,为了预防这里发展为癌,则要做预防性切除,本身就是治疗。
七分养
1、戒烟酒:
烟酒对于肠胃的刺激,是最大的。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广泛胃粘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吸烟不仅对肺不好,对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胃不好的朋友要注意,尼古丁进行血液影响胃黏膜血供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此外,烟与酒都会诱发或加重胃溃疡、慢性胃炎。
2、放宽心情:
许多人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生活不顺心的时候就犯胃病的人,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想要胃病不找你麻烦有一个好心态、好心情很重要。人长时间处于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过大的情况下,对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胃粘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发生,可以叫做愁出来的“胃病”。
3、听你胃的:吃了不舒服的就别吃了
比如你吃某些特定食物后容易出现反酸、烧心或胃不适的症状时,下次你就别再惹你的胃了,既然你的胃不喜欢,就别往嘴里塞了,何必让自己难受。例如胃不好就少喝浓茶、吃竹笋等食物。其他诸如按时吃饭、不要太饱、太饿,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这些大家都能注意到。
4、讲卫生:
讲卫生对于养胃来说主要指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包括吃饭自己用自己的餐具,饭前洗手等小细节,不讲卫生容易招惹幽门螺杆菌病从口入。幽门螺杆菌是很多“胃病”的元凶,还有很多人幽门螺杆菌阳性,而没有不适症状,但也是胃内潜在的破坏分子,可能在某一时段引起症状或潜伏引起病变。中国没有分餐制的饮食习惯,不共用餐具是目前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染的现实办法。
5、细嚼慢咽:
口腔咀嚼其实是消化的第一步,食物经口腔充分咀嚼后才好在胃里消化,大块食物团块不易消化、容易产生不适症状。有不少人因为牙口不好导致吃饭时咀嚼不充分,最终加重胃的消化负担,这该去看看口腔科医生。还有个普遍观点就是喝粥养胃,虽然粥容易消化,但牙口好就没有必要专门喝粥养胃,反而有反流症状的还不宜喝粥。
6、注意药物副作用:
现在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像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很容易损伤胃粘膜,导致胃出血。可以在内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用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来预防阿司匹林对胃的损伤。其他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还有:激素(例如强的松、可的松等),退热、止疼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扑热息痛等)胃不好的人要注意这些药物副作用,尽量避免长期服用或配上保胃药一起使用。
7、及时看病、定期检查: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胃不好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么简单,有时甚至问题并不是出在了胃这里。消化系统的疾病有时从感受和症状上是很难区分的,隔着肚皮你也看不到。一个胃痛的感受,背后的原因从功能性消化不良到胃癌都有可能,有经验的消化科医生,也要通过检查,来最终定性。所以我们不要随意自我下诊断,给自己扣上这虚那寒的帽子。一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也没必要整天担惊受自己有没有发展成胃癌了,再去复查一下是好转还是加重了,不就心中有数了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