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脾胃是个大问题,因为生活节奏快,很多年轻人都吃外卖,甚至三餐也不按时,而且口味越来越重,暴饮暴食,喜欢吃冰的,辣的,以致胃病发病率年年攀升。青年人得胃癌也变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之前就有个新闻报道,江苏某城市一家大型企业的白领小王,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年仅28岁,却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院体检,一查就是癌症,但其实癌症并不是一时形成的,病情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在初期就注意到身体的问题,并进行调养,疾病不至于严重到患癌的地步。而脾胃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是身体在发出警示了。
脾胃虚弱的特征
1、舌苔中部非常厚腻
中医上常喜欢看舌头,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脾胃虚舌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舌苔中间区域代表脾胃。舌苔中间部位白,薄,这是正常的,如果厚,说明有积滞,如果厚黄,说明积滞化热,如果厚白,说明脾胃寒湿。无论如何,只要厚就说明脾胃运化不利。
而舌头中间没有舌苔则说明脾胃阴虚严重。有些朋友舌头中间还有一道裂痕,这个时候,说明胃气有些伤了。
2、头重如裹
所谓头重如裹,就是头很沉重,蒙蒙的,像混沌状态,神情恍恍惚惚的。尤其是夏天睡不醒,醒来后头沉重得像裹了一块湿毛巾一样,眼睛睁不开,要坐好一会才逐渐清醒。这种头重下雨天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
为什么说这种头重与脾胃有关呢?因为这是脾湿重的缘故。脾有升清的功能,脾喜燥恶湿,一旦湿邪泛滥就会把脾困住,脾的运化不利,清阳就上升不到头脑,清阳出上窍,我们的头面部没有清阳的滋养就会混沌不堪,所以会头重。
3、口水增多,或有口臭
一般在我们遇到和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就会明显有口水增多的现象。但是如果你在睡觉的时候出现口水增多的现象,可能是脾虚造成的。
脾阳不振就会口水多,因为无法运化身体的水湿,因为脾气虚固摄能力不强,所以口水就忍不住流出来。
口臭同样也是脾虚的表现,脾胃动力不足,胃肠有积食,有积聚,这些垃圾就会堆在那里发酵,就会产生热气,这些腐败的气味源源不断产生,大便又不通畅,只能从上面出来了,所以就会口臭。
4、腹胀
这种腹胀并不是吃完饭,或者吃多了发作,而是没怎么吃东西也会胀,而且容易在下午发作,上午没有,晚上睡一觉起来又正常,到了下午又胀了。
这种腹胀往往是脾气虚导致的。中焦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原本呆在中焦脾胃的气下陷到了腹部,所以腹部反而胀起来了。这个看似是实胀,实则是虚胀。
这些症状都是脾胃虚弱初期的症状,等到了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或者是大便干结、便秘的这些病症的时候,脾胃就必须得调养了,不然再进一步,就是胃病了。
强健脾胃的方法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而且脾胃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脾胃调养重在顺应自然变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态平和。
一是调节心态,保持平和的情绪。中医古籍《医方考》称:“情志过极,非药可医”。而且“思伤脾,怒伤肝”,得胃病的人,往往对于生活有太多的抱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抱怨苦闷压抑会导致肝木横逆克脾土,因而脾胃不好。而胃功能失调者,患抑郁症等各类情绪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在调养脾胃的时候,保持平静的心情,至关重要。紧张和恐慌的情绪对胃伤害很大,当个人在情绪不佳时,会影响交感神经,间接影响胃的分泌与运动,而胃的不舒服感就出现了。这样久而久之,对脾胃功能的影响很大。
二是饮食平衡,多吃粥。养胃其实并不复杂,减少思虑,清淡适量的饮食,再有规律的作息就好。而不是去吃什么补药或者寻求偏方。现代社会,物质发达,食物种类繁多。我们总认为,人要补充营养,就要去吃补药或者山珍海味。其实不然,对于脾胃功能弱的人,这些都不是补品,反而是负担,因为难以消化吸收。
而最能够被我们身体吸收的,最能够快速补充气血的,最有效的健脾养胃的就是我们经常吃的五谷!是北方种的麦子,是南方种的稻子!是五谷之王的小米!
所以要养脾胃,需要的是好好吃一口饭,好好喝一口粥。尤其是小米粥可以经常吃。还有淮山药也是补养脾胃的食物,药食同源,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些。
三是按摩腹部。腹部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都经过的地方,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从而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
摩腹的方法是先把这两个手叠在肚脐这个位置,顺时针摩三十六,再逆时针摩三十六。顺时针要越来越大,一圈比一圈大,然后逆时针,要一圈比一圈小,最后还要捂到这个肚脐上。
顺时针主要是泻法,用来去湿热。逆时针是补法,可以起到健脾胃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