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关于一些胃病的知识

由于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很多年轻人早上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熬夜加班,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身体抵抗力下降,给各类疾病以可趁之机。而慢性胃炎就是其中之一。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胃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那么,哪些原因会引发慢性胃炎呢?

  慢性胃炎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慢性感染

  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7.生活不规律

  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了解慢性胃炎的诱因,朋友们生活中就应该尽量避免,以免伤害你的胃。而作为专业医生,我也建议出现慢性胃炎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那么,如何在判断自己是不是慢性胃炎呢?给大家介绍下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   

  1、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

  尤其是在进食后症状比较重,同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气顶胸闷、打嗝。少数患者会无明显临床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失眠、贫血等并发症。

  2、上腹疼痛、隐痛

  大多数在空腹时比较舒适,吃饭后疼痛最为明显不适。吃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会诱发发病,进一步加重病情,有的天气寒冷也会诱发发病,所以要注意保暖。

  3、嗳气

  由于患者吃了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导致患者胃内气体增多,从而引起嗳气。一般是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饱胀

  很多患者有时进食少量的食物,其实没吃饱但感觉饱胀,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

  5、贫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还可伴有贫血表现。

  其他还包括舌炎、消瘦、腹泻等

  慢性胃炎的治疗   

  我们都知道,慢性胃炎如果不加控制,经过发展,将有可能转变成胃癌,因此,应在早期进行治疗。

  1.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3.中医疗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建议患者采用中医手段治疗慢性胃炎,中药治根,再加上饮食调养,可有效治愈胃病,防止复发。中药治疗胃病,可根据胃病的类型,进行辨证治疗。

  饮食停滞型

  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致胃气中阻,故出现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弦滑。应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固见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应用养阴益胃的方法,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胃郁热型

  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反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用疏肝泄热和胃的方法,方用化肝煎加减: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

  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出现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应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寒邪客胃型

  寒邪内客于胃,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应用散寒止痛的方法,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肝气犯胃型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应用疏肝理气何为的方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以上慢性胃炎的疗法,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辨证使用,具体治疗方法还是要根据实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中医常说,治疗胃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也应该多吃些养胃的食物。

来源:互联网

凡本







































白癜风治疗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isionworkers.net/ysmj/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