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生活习惯病,这些习惯最伤胃

我国人口中胃病发生率达到80%,其中慢性胃炎占50%-80%,位居胃病第一位。胃病的高发与大部分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习惯最伤胃1、抽烟喝酒,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2、生活不规律。居无定处,长期出差,饮食不规律。3、久坐,缺乏运动。脾主四肢,久坐伤肉,缺乏运动,久坐都会对脾胃造成很大的伤害。4、肝气不舒,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肝郁不舒,郁而化火,容易克伐脾胃。5、长期服用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散结消肿药都会对脾胃造成伤害。中医治疗胃病,疗效好、痛苦少

48岁的金先生,5月份因熬夜加班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就诊于郭号大夫。

初诊时主诉:胃脘部隐隐作痛,时作时止,似饥而不欲食,食后隐痛,有灼热感,泛吐酸水,口燥咽干,神疲纳呆,消瘦乏力,大便干结。医院做过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郭大夫诊察其舌边尖红少津、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弦。认为此患者系胃阴亏耗、胃失濡养,兼见肝郁脾虚,治拟养阴益胃、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方用一贯煎、益胃汤、芍药甘草汤加减。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述胃痛症状已明显减轻,无反酸现象,但食欲尚差,上方加减14剂继续调整,随访至今患者未再复发。

郭大夫分析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燥易伤阴,因此,在上诉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选用干凉滋润的药物,慎用辛香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而湿易伤脾,故选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药,以免助湿。同时,注意配合疏肝解郁而获良效。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和体虚久病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预防与调护

本病的发生,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养成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均,少吃寒凉冰镇的食物。

时有胃痛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护,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煎炸之品等,进食宜细嚼慢咽。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

郭号,执业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毕业,从事针灸推拿工作10余年,《饮食保健》杂志养生顾问,合著《临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参与《本草纲目全本图典》的编著。

从小接触中医药,临床上尊崇针药并用的治病理念,对脾胃病、肝胆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思路;通过触发点疗法,能精准、安全、有效解决身体肌筋膜疼痛;运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肌肉劳损等骨伤科及软组织损伤类疾病有较好疗效。

出诊时间:

周二至周日全天,平心堂甜水园店

预约

-

END

编辑

杨洪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visionworkers.net/ysdp/8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